杨梅星天牛危害杨梅、柳、榆、槐、桑等树木,幼虫在主干、主根或主枝部位钻蛀,影响养分和水分输送,导致树木衰退或枯死。
杨梅星天牛每年发生1代,成虫羽化期在4月至6月,成虫活跃于白天,夜间产卵,卵期为9-14天。
幼虫孵化后蛀食树皮,形成“围头”导致树木枯,幼虫蛀道长11-16厘米,越冬在树干基部,次年春化蛹。
一、杨梅星天牛的危害
1、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,又名杨梅天牛、盘根虫,为枝干类害虫,分布在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陕西、山西、辽宁、河北、宁夏、甘肃、湖南等省。
2、主要以幼虫在近地表的主干、主根或主枝部位钻蛀取食为害,造成植株养分和水分输送受阻,导致树势衰退,全株枯死。
3、其主要寄主植物有杨梅、柳、榆、槐、桑、枣树、梨树、马尾松等衰弱的松属树木或新伐倒木。
二、杨梅星天牛的生活习性与规律
1、星天牛在峡江县每年发生1代,以幼虫在树干基部或主根虫道内越冬。成虫于4月至5月上旬羽化,5月中旬至6月上旬达羽化盛期,有时8-9月亦可见。
2、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停留6-9 d,接着咬破蛹室,自羽化孔爬出,顺树攀爬而上,取食嫩叶及嫩枝树皮。成虫在无风白天活跃,11-13?r遇强光高温,有午息特性,14时左右又上树取食;17-19时交尾,交尾后约1周开始产卵,其卵多在夜间凉爽时产出。
3、6月初至月末为产卵盛期,产卵部位多在离地面33 cm以上树干或近根处刻槽呈“卜”形或“T”字形。1头雌虫可产卵80粒,产卵期为24-39 d,卵期为9-14 d,成虫通常飞行28-48 m,远者1次可飞行125 m,成虫寿命为24-58 d。
4、幼虫孵化后,先在皮下向下蛀食,常因数头幼虫在树干基部皮层横向蛀食,而形成“围头”,导致杨梅树整株枯死。幼虫经3-4个月皮下蛀食后,方进入木质部至一定深度再转而向上。
5、一般蛀道长约为11-16 cm,虫道上部为蛹室,约占5-6 cm,其出口为羽化孔,孔口为变色树皮所掩盖。幼虫于11-12月开始越冬。如当年已长成,则翌年春天化蛹;否则次年仍继续发育至老熟化蛹,幼虫期约为10个月,蛹期短,为17-19 d,长者1个多月。